民以食為天。既然食品安全已成為痼疾,就要對癥下藥、真抓實幹、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確保長治久安。從國家的角度來看,食品關系到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須得到保障。大多數消費者直接從市場上購買食物。工商部門要高度重視,防範食品安全問題,為工商戶提供良好服務。
食品安全的根源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要從源頭整改,首先要重視農產品質量。要把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的關鍵環節,以最嚴格的標準、最嚴密的監管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從個人角度來說,吃食物前要洗手,準備食物時和排便後要勤洗手,並對所有用於準備食物的場所和設備進行清潔和消毒,以防止昆蟲、老鼠和其他動物進入廚房和接近物體。
生肉、家禽和海鮮應與其他食物分開;處理新鮮食物時應使用特殊設備和器具,如刀和切肉板;應使用器具儲存食物,並避免接觸生的和熟的食物。熟食在室溫下存放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所有熟食和易腐食品應及時冷卻,最好低於5℃;熟食食用前應保持熱度;即使在冰箱裏,食物也不應該存放太長時間。食物應徹底煮熟,尤其是肉類、家禽和海鮮;湯、砂鍋等食物應煮熟煮透,保證70℃,肉禽的汁液應清澈,不泛紅,最好使用溫度計;熟食應徹底加熱。最後,我們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處理食品(包括包裝材料)的整個過程前後都要勤洗手,避免用不幹凈的手觸摸我們的口、眼和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