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到美食,整體來說,在我心裏還真沒有哪裏能夠比得上廣州的。
這才是我要說的重點。如果因為美食而去壹個地方旅行,我會選廣州,我會因為美食愛上這座城市。
喜歡臺灣或者自己家鄉美食的人千萬別噴我,聲明這只是我自己的感受而已。因為這跟地域的飲食習慣以及個人口味是密切相關的。而且我說的是整體。而不是單說某壹款美食。
“食在廣州”是因為廣州飲食食材廣泛: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下遊的,廣州人都能納入餐桌。因為臨海,同時在南方,物產豐富,所以有食在廣州的說法。
大多數人都知道,川菜東北菜湘菜味重,而粵菜味淡,講究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追求食材的新鮮和食材的多樣化,但很多習慣外地飲食的朋友對於飲食大多把重點放在了味道上。
吃在廣州這個話題實在太大,我感覺自己實在把控不住。我就從早到晚的時間線索把廣州的壹些經典美食帶出來吧。
早茶:
飲早茶自清朝時間就已在廣州盛行。多年前,外地人都以為廣東人的早茶就是早上喝茶,後面也都了解了,喝早茶也就是喝茶的同時吃壹些點心,把早餐也解決了。既是“早茶”,茶水自然少不了,常見的有普洱、紅茶、鐵觀音、菊花等,茶水微澀,與味道濃郁的茶點恰是絕妙組合。
早茶最經典的點心就是“四大天王”了:分別是:蝦餃、幹蒸燒賣、叉燒包和蛋撻。這四種點心代表了廣式早茶美食的精髓。臘味煲仔飯
燒味這東西,對於廣東人來說,雖然平凡,卻總是能令飯桌上添點亮色的食物。猶記得小時,家裏來了客人便會直奔燒味檔“斬料”意思就是加菜,以表示對客人的尊重。
廣式燒臘壹般分為燒味類、鹵味類、臘味類三種:
1、燒味類有燒乳豬、燒鵝、燒鴨、燒乳鴿、燒枚叉、燒排骨、燒雞翅等;
2、鹵味類有白切雞、白雲豬手、鹵水鵝、鹵水鴨、鹵水腸等;
3、臘味類有各種臘腸、臘肉、臘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