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魚怎麽做好吃?
柴魚,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熏曬之後幹的樣子就像平日裏燒的柴火壹樣,而且又因為它的硬度跟柴火壹樣硬所以廣東人就將這類魚叫作柴魚。其實日本人將它叫做鰹魚或木魚,就是將金槍魚科的鰹魚,去頭去尾去內臟,取魚肚上的那塊肉,將其煙熏幹,堅硬程度不亞於木材。柴魚有健脾胃,益陰血之功。在廣東,常用於煲湯和煮粥。
加工柴魚的方法不難,就是比較費時間。要先蒸熟後拔刺再熏幹,再曬,再陰幹發黴,等到像木頭壹樣就可以了。等要吃的時候拿出來切成薄片即可。
在臺灣的七星潭,有個柴魚博物館,其實之前是柴魚加工工廠。
柴魚因為它的肉質堅硬,所以通常被用於煲湯或者熬粥。日本料理中多利用柴魚做高湯,因此柴魚被稱為是高湯中的靈魂。最簡單的“貓飯”,其實就是放些柴魚片在白飯上,然後澆些醬汁,的確是壹款很適合“喵星人”食用的美食。去臺灣玩的時候,吃到壹款和貓飯類似的美食,只是多了韭菜和豆腐,他們喜歡用柴魚調味涼拌豆腐。韭菜和柴魚的搭配,更是出呼我對臺灣美食的意料。經水燙過的韭菜變得異常柔軟,靜靜地躺在堅硬的柴魚片的旁邊,猶如情人般相互依偎,沐浴著拌勻了的姜末、蒜末、日式醬油的醬汁,令人不得不想到那些海誓山盟。
廣東人最擅長拿柴魚煲粥了,最常見的就是花生柴魚粥,頭壹天晚上先把花生泡水,泡壹晚上,第二天將柴魚清洗後浸泡壹小時左右,排骨焯水爆香,再將米、花生、柴魚都放入電飯煲裏煮大概四十分鐘,再加鹽、蔥花、白胡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