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冬至科普小知識

冬至科普小知識

冬至科普小知識:冬至時的地球要比夏至時的地球更加靠近太陽。

冬至這壹天的白天是壹年之中最短的,黑夜是最漫長的,以北京為例,在冬至這壹天,太陽在7點32分才懶洋洋的從東南方爬起來,到了下午4點52分就早早的打卡下班了,太陽在空中的時間只有8小時20分鐘,並且越往北白天的時間就越短。

原因是地球高高地昂起了頭,原來地球的赤道面和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黃道面之間有壹個夾角,叫作黃赤交角,黃赤交角約為23°26′,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南北緯23°26′之間來回移動,從而引起了中午太陽高度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冬至歷史淵源

中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廿四節氣最初是依據鬥轉星移制定,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與幹支時間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壹起的,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

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歷》作為指導北方中原地區農事的歷法補充,采用土圭測日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