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做法就是大雜燴亂燉,論材料就是斯帕姆、香腸、年糕、芝士,除了紅辣醬和年糕算是韓國傳統食品以外全都是外來的。與其說部隊鍋是韓國傳統食品,還不如說部隊鍋是美國流行食品。說起部隊鍋就不得不提部隊鍋的主料,斯帕姆午餐肉,部隊鍋本身算是斯帕姆的衍生吃法。二戰時美國軍方向荷美爾食品公司訂了十幾億罐斯帕姆午餐肉用來替換原來的鹹肉做軍需配給,為了增加產量,降低成本,荷美爾增加了斯帕姆的澱粉含量,降低了肉含量,所以口感巨難吃,加之美國大兵壹天三頓全是這玩意,所以怨聲載道,稱這玩意為靈肉,應該和法西斯壹樣被消滅。美國人本來擼胳膊往袖子,準備玩把大的,按著總動員1600萬軍隊的規模訂了足夠吃五年的午餐肉,結果還沒用力,軸心國就躺下了,就造成大批的物資沒了用武之地,美國老爺財大氣粗,大手壹揮開始送人,包括英、蘇、中、澳在內的交戰國全都有幸壹嘗這種澱粉含量超高、沒什麽肉的午餐肉罐頭,然而這玩意卻成為美國給盟國提供的物資中最受歡迎的東西。蘇聯當時已經打爛了,紅軍戰士壹天的食物配給不到450克,普通的蘇聯老百姓更是吃上頓沒下頓,英國施行戰時配給也是饑壹頓飽壹頓,斯帕姆便成了珍貴的蛋白質來源,撒切爾回憶:戰時只有聖誕節和新年,他們家才舍得打開壹罐斯帕姆開開葷。赫魯曉夫在廚房辯論後承認:如果沒有斯帕姆,我們真的沒有別的東西養活紅軍戰士了。對列強尚且如此,更別說對韓國這種剛剛獨立的列弱,所以在韓國,斯帕姆絕對是珍饈佳肴了。二戰打完之後,大量剩下的斯帕姆或被變賣,或者直接當做賑災物資扔給了當地老百姓,這對韓國老百姓而言真是大老爺開恩了,弄到點什麽軍需配給食品,壹鍋燴了,斯帕姆算是壓軸大菜。部隊鍋本質上就是貧窮年代果腹的吃食,口感和營養都是次要的,等韓國富起來了,也沒人願意吃這玩意了,能流傳到今天很大原因也是消費情懷和憶苦思甜,雖然有改良,味道也還說得過去,但起源是這麽個起源,做法也不講究,終究上不了臺面,可妳要真把午餐肉換成更昂貴的肉類食材,那就不是部隊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