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美食家的創作背景

美食家的創作背景

20世紀80年代,是壹個個性探尋的時代,文學在試圖找回個性的同時也試圖找回久已失落的人性。小說中“人”的探討脫離了類似“社會主義新人”的政治樊籬,開始關註普遍的人性。這種探尋的表現之壹是民間審美理想的多元回歸,出現了以馮驥才、鄧友梅、陸文夫為代表的“市井小說”。市井小說具有“文化化”和“風俗化”的特點。作家著眼於文化的反思和審視,不再以階級鬥爭的眼光觀察人物,不再寫妳死我活的階級鬥爭,而著重寫人的環境的變異性、復雜性,寫世界的“集體無意識”文化積澱以及對人的影響,把人放到社會現實、文化氛圍以及自然環境的種種復合關系中加以刻畫,透過個體活動來揭示群體社會的文化心理,也通過這種文化氛圍的營造來塑造生動、真實、可信與富有歷史感、文化感的人物形象。作者描摹民俗風情、市井人物,吸取通俗小說的表現方法、結構方式,作品呈現出通俗化審美取向,表現民族的審美趣味和人物的文化品格,進而深入透視民族的靈魂。其中,陸文夫通過典雅的園林、幽深的小巷、蘇式的飲食、吳儂軟語、評彈說唱,表現出蘇州享樂性城市的文化格調,形成了獨特的“糖醋現實主義”和“小巷文學”特色,中篇小說《美食家》即是他在8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