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餐之名源於日本,就餐形式起源於公元8—11世紀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式餐前冷食”和“亨聯早餐(Hunt breakfast)”。
自助餐最早是日本昭和33年(1958年)東京帝國酒店首創先例,將所有料理放在壹桌,客人依據喜好取食,這種樣式十分流行。
歐洲中世紀的盛宴常會擺設許多食物,16世紀時瑞典人將擺放烈酒與小點心由賓客自取的桌子稱為自助餐桌。到了18世紀,這種方式在法國重新興起,並於整個歐洲廣泛流傳。到了近代,西方國家的餐飲業者將其文明化和規範化,發展出現時的自助餐。
擴展資料:
自助餐的形式已不局限於西式食品,基本上各地的食品都可以作為自助餐的菜肴,也越來越普遍。相傳這是當時的海盜最先采用的壹種進餐方式,至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自助餐廳以“海盜”命名。
他們要求餐館將他們所需要的各種飯菜、酒水用盛器盛好,集中在餐桌上,然後由他們肆無忌憚地暢飲豪吃,吃完不夠再加。雖然這種舉動讓當時的人覺得不禮貌,但是由於省去了顧客的桌前服務,自然就省去了許多勞力和人力,可減少服務生的使用,為企業降低了用人成本。因此,這種自助式服務的用餐方式很快在歐美各國流行起來。
百度百科-自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