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石礦物的名稱來自拉丁文,帶有“蠕蟲狀”、“蟲跡形”的意思,蛭石在被加熱到200~300℃時會沿其晶體的C軸產生蠕蟲似的剝落,形態酷似水蛭,由此獲得了它的名字。蛭石是壹種層狀結構的含鎂的水鋁矽酸鹽次生變質礦物,原礦外形似雲母,通常主要由黑(金)雲母經熱液蝕變作用或風化而成,受熱失水膨脹時呈撓曲狀。新的蛭 石無菌無毒,pH值適中,輕便防震,保溫保濕,非常適合用於烏龜的運輸和龜蛋的孵化。由於蛭石的這些特性,使用蛭石作為孵化介質,是人們常用的選擇,不過 也有壹些註意事項。
因為蛭石保濕性好,所以孵化途中不要隨意加水,濕度應該比泥沙略幹壹些,經驗比例是按照體積1份水兌3.5份蛭石,如果孵化環境溫度偏高,則水多放點,反之則少點。由於蛭石材質輕便,也就容易帶來“聯動”,即烏龜出殼的時候,動作通過蛭石傳遞,幹擾其他龜蛋,造成其他龜蛋“早產”。所以,不同批次的龜蛋應該有足 夠的空間間隔,根據烏龜出殼後喜歡靠邊爬藏的特點,龜蛋應該藏在孵化箱的中間位置,靠邊四周不要藏蛋。龜蛋數量少的話,可以用小的容器,同壹箱蛋的采集時 間不要超過3天,也更便於控制溫濕度。因保濕保溫好,所以想要孵化溫度穩定,龜蛋要藏的深壹些,增加雌性比例;想要變溫,蛋就藏淺壹些,增加雄性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