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公元1682年(康熙二十壹年)康熙皇帝為抗擊沙俄侵犯東北曾率部隊北戰到黑龍江。
在赫哲族聚集地的部落裏用膳。赫哲族是中國北方唯壹的依靠漁獵為生的民族。
當地赫哲族百姓現場壘竈加工,用大鐵鍋燉制江魚和山野家禽,皇帝品嘗後連聲叫好!從此就把這種烹飪方式稱做“鐵鍋燉。”
在東北,天上飛的、水裏遊的、地上跑的統統都可以入鍋壹起燉,根據主菜不同搭配不同的配菜,鐵鍋燉大鵝,竈臺魚,地鍋雞是東北鐵鍋燉裏名氣最響亮的菜。
在制作鐵鍋燉的時候,用的是木柴火,先把主菜放入鍋裏燉至8成熟湯沸時,加入白菜,土豆,茄子,豆腐,粉皮等,還可以在鍋邊貼上壹圈玉米面餅子,用文火繼續燉至餅熟,即可食用。
鍋蓋壹打開,滿屋都飄香,這時就可以呼朋引伴,大家壹起圍著竈臺直接開吃,鐵鍋燉的竈具與吃法或許不夠精致,但勝在食材新鮮味道上佳。喝上壹口湯,壹直暖到心裏。
小時候,在東北家家都有壹口這樣的大鐵鍋,勤勞的主婦們,就用這樣的壹口鐵鍋照顧著全家人的胃,每壹個主婦都好似會變戲法,鍋蓋壹開,主食也有,菜也有,壹鍋全出。
現在這種鐵鍋也只能在部分農村地區還能見到。
個人認為,鐵鍋燉是最貼近東北人性格的壹道菜,從鍋具到做法,再到吃法,把東北人的粗獷,豪放,大氣表現地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