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粉糊是臺州的傳統小吃,每年別的地方元宵節吃元宵,而臺州則吃山粉糊。根據傳統,臺州人每年正月十四吃鹹的山粉糊,每年正月十五吃甜的山粉糊。在每年正月十四人們看完花燈之後,人們都會回家美美的吃山粉糊。
這種美食有兩種口味,壹鹹壹甜,鹹味裏面可以加蔬菜,火腿,海鮮……甜的裏面可以加紅棗,葡萄幹,湯圓小丸子……從古至今,支持鹹味的鹹黨與支持甜味的甜黨壹直爭論不休,但是我覺得甜山粉糊和鹹山粉糊比還是略勝壹籌的。
小時候我就喜歡吃甜的山粉糊,媽媽也每次都燒甜山粉糊,裏面用紅薯粉坐成的湯甜甜蜜蜜,口感順滑,裏面的小丸子糯嘰嘰的,十分軟糯,就是吃多了有壹點點的膩。而鹹的山粉糊鮮香順滑,像是在喝壹碗鮮美的湯,十分易飽。
據說山粉糊的由來是在戚繼光時期 ,總是有海盜入侵臺州這個沿海地區,而戚繼光堅決抗敵,老百姓不知道如何報答他,本想配好酒犒勞士兵們,可是戚繼光對士兵要求嚴格,不讓士兵們喝酒,於是山粉糊就這樣子產生了。
今年元宵節,媽媽在家裏壹早就開始忙活了,我圍觀著媽媽做山粉糊,她壹早就調好了勾芡用的芡汁,在鍋裏加紅糖,再加入各種甜甜的材料,最後倒入汁,原本的紅糖水壹下便有了質感,變得像個糊糊,有點藕粉通透的感覺,上面再加上我媽的秘訣:桂花糖。先嘗壹口,真的是甜而不膩,加上桂花的清香,喝了第壹口便沒有了減肥的理由。我就這樣悶頭喝了兩大碗,我太愛山粉糊了,想到壹年只可以吃這壹回,我就覺得難過。
元宵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