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米其林的評分鑒定標準完全是按照國際要求來的,所以評委的要求往往都是偏向西餐的做法,這樣就導致了中國菜烹飪技術很難被外國人所認可接受,這也是為什麽我國米其林餐廳稀少的原因,而在大城市當中,優秀的餐廳被評上米其林的機會就大壹些。
想到米其林這個東西,很多人都以為是賣汽車輪胎的,因為米其林的輪胎在輪胎界有著很大的名氣,但是現在的米其林不僅僅是做輪胎的,同時也是用來評價每個地方的美食的衡量標準,如果大家在大眾點評上看國外的餐廳,很多餐廳都標上了米其林壹星,米其林二星,米其林三星等稱號,似乎就是壹個榮譽獎項壹樣,但是在我國卻很少有餐廳會競選上,不少人感到奇怪,我國不是號稱美食之國嗎?難道拿不出壹個餐廳可以成為米其林級別嗎。
只能說米其林的評價標準和我國老百姓的審美不太壹樣,因為米其林首先得從大城市開始下手,像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裏面更容易找到有資格競選米其林的餐館。因為這些大城市中外國人也比較多,米其林的評價標準是國際化的,所以壹些小城市的美食餐館,很少有外國人知道,所以為什麽香港有這麽多餐廳可以評上米其林星級,就是因為香港和國際接軌。
米其林的評價標準有這幾樣指標,第壹個就是食材的新鮮度,還有口味能否和調料進行良好的融合,還有烹飪技術的創新,還有好幾樣奇葩的要求,可以說想達到米其林餐廳的標準還是不容易的,並且重要的是米其林的評分鑒定既然是按照國際標準,那麽這個標準主要還是以西餐要求為主,所以不太符合中國菜的烹飪標準,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中國菜館很難評選為米其林的原因了,不過中國菜也有它自己的特色,沒必要盲目追求國際標準的評價,懂美食的人自然會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