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呂亭洞賓泉
文|汪向軍
正月裏,望溪中學的謝小龍老師發來信息:可有時間,到呂亭的洞賓泉走走轉轉?難得的清閑,去就去唄。
關於洞賓泉,查閱清道光七年的《桐城續修縣誌》,縣誌中記載:呂泉,在縣東十五裏呂亭,溉田千余畝,相傳呂洞賓插劍所出。原來鑿泉之人就是八仙之壹的呂洞賓,仙人就是仙人,壹劍開泉。在桐城有個跳呂臺,傳說也與呂洞賓有關。洞賓泉古稱呂泉。桐城本土作家寫過不少洞賓泉的精 美文 字。可惜我來晚了。桐城到呂亭,路程不遠,也就沒有必要開車,騎個電瓶車慢悠悠的過去,反正沒有事。路上,車流、人流開始逐漸的減少,飛行在早春的風,特別溫馴。過去,平坦是廢舊 汽車 交易中心, 汽車 上缺少什麽零件,就過來淘。當然,現在早已退出市場,平坦又恢復了安寧。魯王河裏的水,在寬大的河床上分成幾股勢力,抱頭逃竄。茸茸的水草洋溢著醉人的綠意。
過魯谼橋往右就進入呂亭老街。謝小龍老師首先帶我去看純陽塔舊址,純陽就是呂洞賓。飛劍出,泉水湧,百姓笑,當地人肯定會建塔來紀念呂純陽的功績。塔建於何時毀於何時沒有記載。舊址上除了壹畦畦菜地,還有壹口井,其余的什麽也沒有,或許巨大的塔基就掩埋在地下。穿過鐵路涵洞,靠右手進入村莊,遠遠的就看見兩棵古樹,謝老師說樹下就是洞賓泉。泉邊有幾個婦女在洗菜、捶衣、聊天。泉水池為壽桃形,東南兩面為草堤,北為菜園,西岸壘石,方園半畝,水深數米,池水清澈。有古楓、老柳兩棵神樹守護壹旁。
清道光《桐城續修縣誌》記述了這壹神話故事:唐鹹通年間,呂洞賓雲遊路過呂亭,正值久旱不雨,連人畜飲水都很困難,壹村婦上有臥病婆母,夫又外出,往數裏外河中擔水供飲用,十分艱辛,呂洞賓憐之曰:“天不絕人路,此間有甘泉。孝心動天地,苦水亦變甜。”遂拔出佩劍插入地上,頃刻甘泉由此噴湧而出,清洌明澈,甘甜爽口,人們便壘石砌池***享之。仰頭是天,藍天清明;低頭是水,泉水清澈;側耳傾聽,千年故事。泉邊還有壹座土地廟,那是百姓祈禱風調雨順。
時至今日,泉水仍在不知疲倦的日夜流淌,滋潤著這方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