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的冬天有不少的美食,姜餅取締了其他的美食躍升成為前列,原因是因為姜餅不僅保質期比較長而且口味和造型千變萬化,因為此類優點贏得了男女老少們的心。傳統的做法是需要奶油、細砂糖、紅糖、鹽、小蘇打、肉桂粉、中筋面粉、姜粉、豆蔻粉、丁香、五香粉、八角、生姜、堅果、蜜餞、茴香等材料,表面再撒上壹些糖霜或淋上蜂蜜。不同於其他甜品,姜餅不需要大量的水、牛奶和油脂,也並不用使用到酵母來發酵,而是用到銨鹽,於是在姜餅的味道中增加了苦的壹味。
姜餅的形狀從原有的圓形、星星形、桃心型、各種動物演變到形狀更加多樣創新,更多是受到聖誕節的影響,出現了姜餅人、聖誕樹、聖誕屋子等等,甚至在網絡上還出現了姜餅形狀創新大賽類似這樣主題的比賽,姜餅的包裝盒也別出心裁,不同於普通的甜品包裝盒,它使用的是帶有華麗圖案的復古錫盒,姜餅盒也成為了壹道亮麗的風景。姜餅因此得以不斷保留永遠刻在每壹代人的心中不會被忘記,人們的冬日回憶就多了壹盤美味的姜餅配上壹杯茶、咖啡或者美酒,讓寒冷的冬日都變得暖和起來。
從德國的姜餅發展不難聯系到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應該學習姜餅發展,運用創新新穎的方法使平平無奇的傳統姜餅也能變得潮流時尚,被男女老少喜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也需要如此,不少曾經無比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此刻逐漸暗淡,甚至被其他國家稱是自己國家的文化,大家都需要反思。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僅需要被保護,還需要得到發展,用別樣的方式繼續存活下去。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利用創新的手段打破傳統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老套,自然才有人去關註有人去繼承有人去發揚。不能讓傳統被埋沒,特別是優秀的傳統,若是如此,社會主流將抵不住西方文化的流入,就會完全失去了我們自身的文化,這是不可取的。壹個國家的文化就是壹個國家的標誌,不僅需要我們這樣做,全球人民都應該這樣做,繼承發揚自己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全球文化都能夠百花齊放,爭奇鬥艷,文化才會更加全面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