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觀湖節
觀湖節舊俗八月十八為潮神誕辰,人們多去鹽官觀海潮,現代更加興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於是日備三牲香燭,在鎮海塔旁之大觀亭內祭潮神,朝廷有時亦派大員在海神廟致祭。
2、軋蠶花
軋蠶花(軋,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璉、德清縣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廟會祭拜蠶種的習俗,其中多有民間藝術表演,規模盛大。每年從清明節(俗稱“頭清節”)開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稱“三清明”)結束。
3、放風箏
正月、二月為放風箏季節,諺語:“正月鷂、二月鷂,三月放只斷線鷂。”建國後,放風箏成為群眾娛樂活動。
4、東錢湖龍舟節
東錢湖的龍舟節起始於錢湖廟會,舊時每逢農歷九月十壹、十六是錢湖兩個熱鬧的廟會。先是畫船殿“菩薩出巡”,接著上塔山廟神祗鮑蓋“誕慶”。
屆時,廟腳下所屬各村都要參加行會。行會那天,有銅銃隊、禮炮隊、擡閣、高蹺、沙船等作前導,“出巡”的菩薩後面有“起解犯人”的化妝隊伍。行會活動熱鬧有趣,而最精彩的內容要數賽龍舟。
5、說媒
杭州民間婚禮,基本上沿襲南宋婚禮的習俗遺風。舊時男女婚配封建色彩極濃,中等以上人家都要請媒婆說合,叫做“穿婚”。男、女方問蔔得吉“定帖”後,男家擇日備禮邀女家,兩親相見,謂之“相親”。如女方中意,即以金釵插於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如意,則送彩緞兩匹,謂之“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