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魯山攬鍋菜:是古老與現代精湛烹調技術相結合、精工細作的“雜燴菜”,系河南省地方名吃之壹,結合當地人酷愛鹹鮮、滑嫩、香軟的特點制作而成。
2、黃燜肉:黃燜肉系平頂山市魯山縣魯陽鎮具有特色的回族食品之壹,燜肉全部為牛、羊肉,鍋內放內三層,上層為酥肉、中層為塊肉、下層為肉丁,具有色鮮、肉爛、味美的特點。
3、魯山羊雜湯:味道鮮美,羊肉的味道不濃不淡,采用豬骨頭燉湯,湯呈乳白色,鮮香而不膩,湯中再加入黴幹菜和香菜作配料,味道更加誘人。
4、漿面條:將豆漿置於適當的溫度下,發酵變酸,然後放入鍋內加熱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壹種蘑菇狀的漿沫。這時加入少許的香油,反復攪拌,待滾沸,將面條下入,最好是豆面條。拌面糊使之呈糊狀。然後,將調制好的芝麻醬、黃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即成。
5、水席:始創於1908年,以魯山宴席傳統風味為基礎,融取宮廷禦膳烹飪技術,工藝講究,制作精細,形成了具有魯山風格,色、香、味、形俱佳。
6、魯山槲墜:是魯山縣西部、西南部山區的特色風味小吃之壹,類似棕子,形狀卻與棕子不同,粽子是三棱錐形,槲墜是圓柱形的,二者的餡子大體相同,都是糯米、棗、花生米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