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據說擁有108種面食,常見的有刀削面、拉面、剔尖面、刀撥面、剪刀面、貓耳朵、揪片、擦圪蚪、燜面、柳葉面等。
壹、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面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棱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歡迎。
二、拉面
拉面是山西獨具地方風味的面食名吃。拉面的技術性很強,要制好拉面必須掌握正確要領,即和面要防止脫水,晃條必須均勻,出條要均勻圓滾,下鍋要撒開,防止蹲鍋疙瘩。
三、剔尖面
剔尖面是將小麥面加鹽和稀,放在盤子或手板上用剔尖針順邊剮入鍋內,煮熟後調菜食用.此種面食操作別致,筋軟又爽口,若再配以小炒肉、炸醬、葷素打鹵,美味更佳。
四、刀撥面
將和好的面搟成五寸寬、拇指厚長片,疊成幾疊,用撥面刀形似普通切菜刀,兩頭有把鋼制將面撥入鍋內,食用時加佐料或菜。
五、剪刀面
顧名思義,用剪刀剪出的面條,猶如吳淞江水中的銀魚,不僅民間喜食,還成為歷代禦面。
六、貓耳朵
用手指把小面塊按成貓耳朵形狀,在開水鍋裏煮熟,再配上各種打鹵,澆頭,或者炒著吃,這種面食形狀美觀,與貓的耳朵極為相似,勁道十足,故得名“貓耳朵”,為山西美食的壹大特色。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貓耳朵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剪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