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歷史。
面條的故事要從“面條帝國”——中國說起。中國土地幅員遼闊,千年炊煙孕育了兩千多種面條的做法,影響了整個東亞的面條文化。不過,無論是面條還是制作面條的主要原料小麥,源頭都不在這裏。
中國的象形文字“麥”原指“遠道而來的人”,與面條的“面”字結合,就成了“面”(“面”的繁體字),而小麥以及小麥粉制作而成的面條,在數千年前也確實是遠道而來的。
每年有6億噸產出,已經成為地球上60%人口主糧的小麥,最早誕生於9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農耕文明。
在它誕生後的6500年,小麥種植技術連同制面技術,開始從中東地區傳到地中海,穿越巴爾幹半島和阿爾卑斯山,向東經過中亞來到中國。因此,這條以長安為起點,途經甘肅、新疆、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各國的“絲綢之路”又被叫做“面條之路”。
擴展資料:
面條的價值
1、面條中含有銅元素,雖然說銅元素在朋友們的身體中的需求量不是非常的大的,但銅元素是作為朋友們的身體微量元素也是不可以缺少的,而面條中正好就含有銅元素,銅元素對於朋友們頭發的發質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朋友們適量的吃壹些面條還可以起到養發的作用。
2、面條對於幫助朋友們養胃是起到了很好的功效的,因此對於胃部消化不良的朋友們在食用主食的時候可以將面條穿插到其中來食用,由於面條比較好吸收,而且湯面還能幫助朋友們暖暖胃,胃部不好的朋友們可以多食用面條來養胃。
3、面條含熱量低,面條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變成400克。
4,、面條有抑制食欲的特點,因為面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人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饑餓。
百度百科-面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