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螺陽鎮的旅遊資源

螺陽鎮的旅遊資源

崧洋山位於惠安螺陽鎮五音村,惠安縣城南十裏許的許坑柄村之東南,為縣之主山。本縣東南沿海最高峰。

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99·福建5·泉州府·惠安縣》:“松洋山,在縣東南三十余裏。高大甲於縣境諸山,為壹方巨鎮。山北有洞,亦曰松洋洞,洞口僅容壹人,中寬廣容二三百人。宋、元之季,民常避難於此。”

山之絕頂呈弧形隆起,全由花崗巖構成。石坡“飛爐古地”的石磐上,有圓形巨石二塊,相距30米,從遠處眺望, 宛如“蟹眼”,晶瑩如生,俗呼蟹目嶺。雙眼之間,有壹直徑50厘米之圓洞,深不可測,泉水源源自內溢出,名曰“蟹眼吐涎”,據傳直通東海,為古時祈雨之處。磐石宮的兩側兩塊大石頭對峙,謂之“蟹谷”。

明·康朗幼時於此山築室讀書,甚簡陋。明代襄惠公謂崧洋山“此山磐迂回環,當出名賢”。康朗號磐峰。縣誌所載“飛爐古地”,就是指石磐宮的香爐飛人康家而康朗出生壹事。

五音石塔在康朗家廟南側水溝邊。此塔四方形,高約4米,底寬2米左右,四周用條石砌成,塔頂橫置五條以“金龜石”開采來的石板。當敲打這些石板,石板便發出宮、商、角、徵、羽五種不同聲音。原康朗宗祠(後改為家廟)有“燕子穴”和“金龜石”,古人傳說:“金龜塞水口,紗帽九十九。”明·嘉靖年,康朗受黎太爺之騙,雇用工人打金龜石造了五音塔。五音村因此而得名。

崧洋洞在崧洋山之陽。洞口僅容壹人側入,中乃廓然,可容200余人。洞口石罅有老藤,直垂三丈余,入者縋以下,不枯不萌,亦壹奇觀。

唐末著名詩人韓偓入閩居泉避亂,嘗隱崧洋山,賦有壹詩,後人把這首詩刻於崧洋洞石壁:

“微茫煙水碧雲間,拄杖南來渡遠山。

冠履莫教親紫閣,衲衣且上傍玄關。

青邱有地榛苓茂,故國內堦麥黍繁。

午夜鐘聲聞北闕,六龍繞殿幾時攀?”

《惠安縣誌·石刻誌》載:該詩刻位於惠安縣崧洋山崧洋洞。然所尋無所獲,崧洋洞未發現石刻痕跡,且《全唐詩》亦未收本詩,故僅存疑。

崧洋山峰巒疊翠,奇石嶙峋,景點殊多,人稱五音二十四景,如“文房四寶”、“八仙圍棋”、“兩鵬朝天”、“神蛙含露”、“金雞孵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