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是季節性的美味,在合適的時間享用最重要的。“九雄十雌”、“九月團臍,十月尖”,都是在說吃蟹的時間。農歷九月母蟹卵滿,蟹黃鮮香油脂細膩;十月公蟹性腺發育最好,這時黃肥膏白,蟹膏的口感豐腴圓潤,嗜愛大閘蟹的人壹般都會更加喜歡在11月吃公蟹。也有人喜歡在母蟹剛剛開始上市的時候吃蟹黃還沒有長實的母蟹,嫩滑的口感也是壹種不同體驗。
因為每年蟹情不同,大閘蟹上市時間也不同,這主要取決溫度開始下降時間。無論天氣什麽時候轉涼,大閘蟹都需要足夠的增肥時間,大約需要1個月以上。
古語概括很準確,10月是吃母蟹最好的時間,11月是吃公蟹最好的時間。但是我們比古人幸運,暫養技術的普及,使我們可以從中秋節到春節前都可以享受到大閘蟹的美味。
秋季的河蟹個兒雖不大,但殼薄,肉質細膩而有香味,據說還分雌雄兩性來吃,農歷八月母蟹最肥,蟹黃足;農歷九月公蟹最香,蟹脂多。不過,吃河蟹的時間比較短,10月和11月是最好的,而農歷9月以吃雌蟹為佳。因此,秋季裏的大閘蟹壹直是美食家苦求的珍寶。對於食客來講,可以美美吃上壹頓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大閘蟹,也不失為人生壹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