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這大太陽也是做醬菜的好季節。小時候,我媽還經常曬醬豆。取老黃豆浸泡壹些時日,放入鍋內冷水煮開,撈出,控開水分。取壹個大瓷盆,將黃豆倒入其中,撒上大把的鹽,翻拌均勻。在表面蒙上壹層紗布,搬到大太陽底下曬去。
晚上就搬到屋裏,白天大太陽再搬出來曬,偶爾翻上壹番。慢慢的醬豆開始長黴黏在壹起,再慢慢地黃豆變得越來越幹、越來越黑。差不多過了壹個星期,醬豆就曬好了。分裝到陶瓷罐裏,貯藏於陰涼處。
還有壹種做法,在倒入黃豆的同時,加入捏碎的西瓜和黃豆混合均勻,最後曬出來的黃豆醬,鹹鹹的味道中還帶有絲絲縷縷西瓜的清甜。也有人用蠶豆替代黃豆,最後做出來的醬豆也別有壹番風味。
做好的醬豆可以儲存很久,想吃的時候,舀壹點出來,加點花生米、青椒炒壹炒,吃起來更香。醬豆可以有很多吃法,無論妳是夾在饅頭裏,還是就著稀飯,或者拌著面條、米飯,都很好吃。我壹口氣能吃兩碗飯,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把饅頭掰開,裏面抹上壹層醬豆,壹口咬下去,鹹鹹的豆香混合辣椒的微辣,饅頭的澱粉被唾液分解出麥芽糖,滿滿的幸福感。
之前的文章裏我有寫道,我喜歡把饅頭烤焦,抹上醬豆吃,不記得的讀者可以戳鏈接 黃麻、麻繩與麻稭桿 復習壹下。
除了做醬豆,也會腌雞蛋、腌鴨蛋、腌韭菜、腌豆角,只要能吃的都能拿來腌。以前物物質條件沒那麽好,做壹罐子腌菜,壹家人能度過整個冬天。
在別人家吃飯吃到過腌韭菜,也很好吃。腌過的韭菜黑黑的壹把,葉片縮水聚攏在壹起,就著稀飯很好吃。
說起腌豆角我可要曝光我媽壹個糗事。她去別人家吃飯,看人家做了腌豆角,學了幾招,買回壹筐豆角,又是掐頭去尾,又是洗、晾曬,如法炮制,結果不到火候,等到開壇拿豆角的時候已經長毛了,壹股酸臭味。
不過我媽技術再爛,也比我懂得多。畢竟很多她會做得我都不會,而我僅有得壹些技藝也都是從網上東壹點西壹點學來的,沒有老家的味道了。很多老家特有的美食,比如綠豆圓子、酥肉這些我都不會做了。
明天的文章裏,我們就來講講綠豆圓子和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