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莊村的歷史演變
據村碑記載,明洪武二年(369年),祁姓從北裏溝村遷來建村。原名樊莊,民國初年演變為範莊。村裏有王、李、紀、劉、蘇、徐、蘇、孫、徐、楊、文、張、崔等13個姓氏。這些姓氏和睦相處,世代相傳。據《萊蕪縣誌》記載,範村清末屬盛京堡。1941年,萊蕪分為三縣,範莊村隸屬於新撫縣。1945年6月,萊蕪縣恢復建制,範莊隸屬萊蕪縣盛京區雲峰鄉。1955屬於盛京區。1958中的盛京分為牛泉鄉和盛京鄉,範莊村屬於盛京鄉。同年65438+10月改為人民公社,1959年並入牛泉公社。1984變更為牛泉辦事處。1985 10牛泉辦事處分屬於牛泉鎮和盛京鄉,範莊村屬於盛京鄉。2001年盛京鄉並入牛泉鎮。範村的生物資源特別豐富。除了人工培育的動植物外,野生動物還包括狼、兔子、狐貍和獾。這裏有鷹、雉雞、貓頭鷹、喜鵲、斑鳩等20多種鳥類。藥用植物有何首烏、丹參、沙參、黃芪、羊草等200多種。此前,範村水資源匱乏,村外只有幾口井。當遇到幹旱時,人畜用水非常困難。為了解決人畜用水問題,村民們自發打了4眼井,修建了8個蓄水池,鋪設了數百米的地下管道。範莊人在牛泉鎮率先喝上了自來水。憑借便利的水利條件,村民們改變了過去只種植花生和紅薯的習慣,家家戶戶都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生姜、大蔥和中藥材。種植結構的調整使村民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初步走上了致富路。範村的村民在戰爭年代為祖國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1942日偽軍在村裏建立據點並挖戰壕。當時偽軍首領“王老虎”窮兇極惡,村民們對他恨之入骨。1943年冬,八路軍第五支隊林孝武等人在民兵和村民的配合下,機智地擊斃了範莊集的“虎王”,拔除了據點。民兵隊長齊占海帶領民兵多次打退叛徒齊祥德的入侵,保衛了村子的安全。樊莊村是錢智的模範村。在戰爭年代,年輕和成熟的人推著手推車運送食物和彈藥,擡著擔架送傷員。在解放戰爭的幾次重大戰役中都發現了他們的足跡。1946“偉大戰役”期間,村裏的年輕人紛紛報名參軍,其中有9名優秀兒女犧牲在戰場上。範莊的村民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回顧過去,範村有許多英雄,展望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將不斷改善,精神面貌將煥然壹新。未來的範莊會更好更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