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為什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的面包師傅開始簡化法棍的做法?

為什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法國的面包師傅開始簡化法棍的做法?

法國人做很多事情都可以不認真,但是說到法棍面包,他們可是認真的很——據統計,法國人平均每秒消耗320根法棍,壹年可以吃超過100億根法棍,法國人均每天至少吃半根法棍面包。法棍對於法國人來說,是壹種信仰般的存在——早晨起來,去家旁邊的面包店(記住,法語叫Boulangerie)買新鮮出爐的法棍面包,這幾乎就是和呼吸壹樣自然的動作。

如果世界上有兩個國家,會在世界末日依然能做出美食、奉上美酒,那我把票投給中國和法國——對於美食,法國人民絕對是認真的。對於法棍這樣的國民食品來說,就更是這樣了——每年的4月,巴黎會評出“法棍面包大獎 Le Grand Prix de La Baguette”,堪稱是面包界的金棕櫚獎。

200多家面包房會將他們精心制作的2種法棍送到14人的評審委員會,由專家們來評選出前10位的法棍。其實,法棍這種面包,說簡單也簡單,但是最簡單的往往就是最困難的——這道理就好像,廚師畢業讓妳炒盤蛋炒飯,看的就是功力和火候。

壹根法棍的原料,各家面包房可能甚至是完全壹樣的,為什麽最終有些作品讓人品嘗到了匠人的心思,就是因為他們在壹根法棍裏傾註了熱情。壹名真正熱愛法棍的面包師會告訴妳,法棍的芯子應該松軟,但是不能綿軟,壓下去要能夠充分回彈;上面有大大的不規則的孔,這代表著在面團發酵階段花了更多的時間,從中醞釀出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