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時期,除了蘇軾(蘇東坡)這位美食大家之外,也有這樣壹位在詩詞中標有美食的詩詞大家,他就是南宋時期的愛國詩人陸遊。那麽今天我們就來探究壹下陸遊這位南宋有名的愛國詩人,對美食究竟是什麽態度?
蘇軾《老饕賦》開場有言:“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潔,火惡陳(江右久不改火,火系顏色皆青)而薪惡勞。”可以這麽說陸遊不僅僅是壹位作家,並且還是壹位熟練烹制的美食家,之所以這麽說,是由於陸遊寫下了數篇贊美美食的詩詞,而且還數次親自下廚制做美食,即使是老套牙都脫落了,也需要“輪齒波動嘆吾衰,山栗飽燔療夜饑。”
除此之外,依據史書記載,陸遊壹生多的是川蜀地域做官,從乾道八年(1172年)被任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事官,到淳熙五年(1178年)被選為福州、江西提舉東莞常平茶鹽公事,壹***經歷六年多。在這六年中,陸遊對魯菜的烹調技術性已然是了然於胸,如新津韭黃“新津韭黃天下無,色如淺黃三尺余。”亦如成都蒸雞“蒸雞最著名,美不數魚蟹。”再如新都的蔬菜“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錄苗嫩不蘞。”
值得壹提的是,陸遊即使是在拮據又很貧困的老年生活中,雖然以素謀生,卻也阻止不了他對美食的熱愛與追求。即便是大白菜、介菜、萵筍、春筍等大眾化的蔬菜,對陸遊而言都甘之若飴。那是春天接近的季節,蔬菜既細嫩又肥嫩,陸遊直接從菜園裏采收回家,洗幹凈後立即煮了再吃,就算沒有放鹽,以及其它調味品,也照樣吃得津津有味,因而《對食戲作》有星:“采掇回歸便堪煮,半銖鹽酪不必添。”不難看出,陸遊對吃是多麽的喜愛,從美味佳肴到清茶淡飯,都視若珍寶,常言道“我得宛丘撲實法,只將食粥致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