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唐三彩開片的主要特征

唐三彩開片的主要特征

1、造型。

造型豐富多彩,壹般可以分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動物四大類,而其中尤以動物居多,這個可能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有關。在我國古代馬是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之壹,戰場上需要馬,農民耕田需要馬,交通運輸也需要馬,所以唐三彩出土的馬比較多。

其次就是駱駝也比較多,這可能和當時中外貿易有關,駱駝是長途跋涉的交通工具之壹,且絲綢之路沿途需要駱駝作為交通工具。所以說,匠人們把它反映在工藝品上。而人物壹般以宮廷侍女比較多,這個反映的就是當時的宮廷生活了。

2、釉色

另外壹個特點就是釉色。作為壹件器物上同時使用黃綠白三種釉色,這在唐代本來就是首創,但是匠人們又巧妙地運用施釉的方法,黃、綠、白三色,讓它交錯、間錯地使用,然後經過高溫燒制以後,釉色又澆融流溜形成獨特的流竄工藝。

出窯以後,三彩就變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復色、有兼色,人們能夠看到的就是斑駁淋漓的多種彩色,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點。

擴展資料:

制作工藝:

制作工藝十分復雜,首先要將開采來的礦土經過挑選、舂搗、淘洗、沈澱、晾幹後,用模具作成胎入窯燒制。唐三彩的燒制采用的是二次燒成法。

從原料上來看,它的胎體是用白色的粘土制成,在窯內經過1000-1100℃的素燒,將焙燒過的素胎經過冷卻,再施以配制好的各種釉料入窯釉燒,其燒成溫度約800℃。在釉色上,利用各種氧化金屬為呈色劑,經煆燒後呈現出各種色彩。

釉燒出來以後,有的人物需要再開臉,所謂的開臉就是人物的頭部仿古產品是不上釉的,它要經過畫眉、點唇、畫頭發這麽壹個過程,然後這壹件唐三彩的產品就算完成了。

百度百科—唐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