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和德州扒雞都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德州扒雞是國家級非遺項目,麻婆豆腐是四川省級非遺項目。
麻婆豆腐是壹道具有四川特色的傳統名菜,以其麻辣鮮香的特點而聞名於世。這道菜的制作工藝獨特,融合了川菜的精髓,展現了四川人民對美食的熱愛和創新精神。然而,盡管麻婆豆腐在中國美食界享有盛譽,但它並不屬於國家級非遺美食制作技藝的項目範疇。
相比之下,德州扒雞則是壹道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內涵的中華傳統美食。據史書記載,德州扒雞起源於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這道菜選材講究,烹飪技藝精湛,口感鮮美,營養豐富。
更重要的是,德州扒雞作為壹種地方特產,承載著德州地區的飲食文化和民俗風情。因此,德州扒雞被評為國家級非遺美食制作技藝項目,實至名歸。
麻婆豆腐歷史起源
麻婆豆腐始創於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在成都萬福橋邊,有壹家原名“陳興盛飯鋪”的店面。店主陳春富(陳森富)早歿,小飯店便由老板娘經營,女老板面上微麻,人稱“陳麻婆”。
當年的萬福橋是壹道橫跨府河,常有苦力之人在此歇腳、打尖。光顧飯鋪的主要是挑油的腳夫。陳氏對烹制豆腐有壹套獨特的烹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深得人們喜愛,她創制的燒豆腐,則被稱為“陳麻婆豆腐”,其飲食小店後來也以“陳麻婆豆腐店”為名。
《錦城竹枝詞》、《芙蓉話舊錄》等書對陳麻婆創制麻婆豆腐的歷史均有記述。《成都通覽》記載陳麻婆豆腐在清朝末年便被例為成都著名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