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位於北京市海澱區,是中國第壹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壹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第壹個“國家級”人才特區。這裏是中國制度創新的試驗田,也被譽為“中國矽谷”。
1988年5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即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前身。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是北京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對園區實行統壹領導和管理。
中關村是中國科教、智力和人才資源最密集的區域,擁有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為代表的近41所高等院校,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所屬院所為代表的206所國家(市級)科研院所。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67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8個。有26個大學科技園和34個留學生創業園。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關村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中心、中國第壹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壹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壹個“國家級”人才特區。這裏是中國制度創新的試驗田,被譽為“中國矽谷”。中關村具有壹區多園的空間格局,包括海澱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易莊園、德勝園、永和園、石景山園、通州園和中關村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十二五”期間,中關村將繼續完善“壹區多園”的獨特發展格局,重點建設“兩城兩帶”,即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以及由海澱北部、昌平南部、順義組成的R&D北部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帶,以及由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大興和通州、房山部分地區組成的南部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帶,推動高端產業集群發展。
“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將北京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明確提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要堅持面向全球、輻射全國、示範創新、引領未來的宗旨,堅持“深化改革先行區、開放創新引領區、高端要素集聚區、創新創業聚集地、戰略性產業策源地”的戰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