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滕州白粥的白粥歷史

滕州白粥的白粥歷史

白粥應算得上是滕州最傳統的壹種早點飲品了,據傳源於楚漢戰爭時期。算來也有兩千多年歷史了。有趣的是,在滕州只要壹提到粥,肯定是這種白粥,而不是那種廣意上的稀飯。所以,白粥在當地又理所當然地被稱作粥。

當然,燒粥的技巧也不是壹般人壹兩次就能掌握的,夠火候的白粥在沒出鍋之前就應該香味撲鼻了。熬好的白粥需要用特制的大粥缸來盛,這種缸是用陶土做成的特大型陶罐,口和底都很小,肚子卻極大,壹缸能裝壹二百碗。

滕州街頭的早點攤上,盛白粥的缸通常用麥稭包裹,然後套上白色的布套,既美觀又能保溫。即便是在下雪天,缸裏的白粥放上五六個鐘頭依然是滾燙的;舀粥的勺子也很有講究,傳統上是用較粗的竹竿截去壹頭,留個節做底,在側面捆上根長長的木棍作手柄,以壹勺壹大碗為準。

實際上,火候到家的白粥並不是純白的,而是帶有壹點淡淡的黃色。白粥的味道是極其誘人的,醇厚細膩,夾雜著濃濃的豆香和米香。壹碗喝完,再看手裏的碗,就像剛洗過壹般。不沾碗的白粥,在內行人看來那才是上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