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大院位於陜西省鹹陽市旬邑縣(舊稱三水)東北7公裏的唐家村,被譽為渭北高原傳統民居的瑰寶。唐家大院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根據唐家族譜,“三水唐家”的祖先是唐應璧。
秦商文化景區唐家大院經過著名專家學者的深入考察,被公認為中國民居建築的典範,秦商文化的代表。該項目作為旬邑文化旅遊產業重點項目推出,參加招商活動。
規劃為中國最具地域特色的民居觀光和秦商文化體驗示範景區。根據項目規劃理念,其功能板塊設置為唐家大院觀光區、秦上文化體驗區、民俗博覽區、唐家民俗村娛樂餐飲區、民俗工藝品街區。
觀光勝地
唐家大院只有兩個院落和三個院落,但在唐家鼎盛時期,這裏有87個院落,2700多間。唐家從道光五年(1825)開始修建這座唐家大院,每天有340多名鐵匠、木匠、油漆工、普工獨自勞作;到鹹豐元年(1851),工程分成11,各種工人增加到3200多人。
直到同治七年(1868),歷時43年,才基本告壹段落。有劇場、假山、花亭、魚塘等。所有的門窗都刻有各種圖案。神龕和隔墻上有“八仙”和“二十四孝”,角柱和墻壁上刻有周穆王的“八匹馬”和姜子牙的“釣魚圖”。
還有“牡丹、梅竹、菊花、幹蓮”等等。這些雕塑造型逼真,形態各異,給人壹種舒適優雅的感覺。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傑出才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唐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