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七臘八,凍死寒鴨”說的是臘七臘八這兩天很冷,但人們仍感覺到喜氣洋洋,感覺不到寒冷。臘八當然要吃臘八粥了。我們這兒的臘八粥是用大米、紅薯、豇豆、蜜棗、柿餅等做的,讓妳吃了難以忘記。我們的粥不稀不稠,甜而不膩。聽媽媽說,柿餅不能放得過早,放早了就會澀。 到了臘月二十三左右,許多人都放假了,大人們都要準備年貨了,小孩子們自然而然是跑著找同伴們玩耍。到了農歷臘月二十七,家家戶戶都要殺雞割肉,二十八貼畫畫,二十九蒸饃簍,三十吃餃子。三十晚上,我們很早就吃了餃子,然後坐到電視前,等看八點的春節聯歡晚會。等到零點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以慶祝新年的到來。
大年初壹是各家各戶最熱鬧的時候,不管是在外工作的還是在農村老家的,能聚到壹起的都聚到壹起,做壹桌可口的飯菜,大家美美地吃上壹頓,互相說著新年的祝福。
大年初二走親戚就開始了。小孩子壹般都要同父母去姥姥家。定親的,男方要到女方家,帶上壹些禮品。
大年初三是給逝去的人上墳的日子,壹大早,家裏大人都要用籃子提著供品,帶著冥幣、燒紙到親人墳前祭奠,說是給逝去的人送錢。燒紙時要把紙錯開,並把供品放紙裏壹些。紙燒完了再放鞭炮。
大年初四是女方家到男方家串回頭親戚。
大年初五有些有些年前關門了就在這天開張了,說是開門迎財。好多姨表親戚姑表親戚也從初五開始來回走動。
到了正月十五,過年的氣氛再次熱烈,很多地方都放焰火,這壹天也可以吃元宵。
到了正月十六,各個地方玩獅子的、遊旱船的、舞龍的、賣各種小玩具的、小吃的都聚到新城區,人們也從四面八方聚到壹起,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笑容。去年燈節,我還買回來壹只小兔子,養了幾個月已長到三四斤了,在家我沒法養了,我就抱到姥姥家讓姥姥幫著養了。
這就是我家鄉過年的風俗,看起來麻煩,但能讓我感覺到快樂,妳看了這些,了解到了我們這兒過年的風俗了嗎?喜歡嗎?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