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既然都是行走江湖了,殺人越貨這都幹得,吃點牛肉算什麽。不過說不通壹點,憑借古代耕牛地位,壹般小飯館哪裏來的牛肉啊,只能說為了劇情需要,這些飯館都不是給普通人開的,專門為江湖好漢準備的哈哈。
其實壹般武俠小說裏特意說牛肉的不多,只記得《神雕俠侶》上,丐幫英雄大會,武家兄弟為了讓楊過出醜,故意跑去敬酒,結果反被楊過算計,手指抓了汁淋淋的牛肉。再有就是蒙古壹幫高手飯桌上爭奪壹塊牛肉,結果被老頑童搶走。不過那時候已是宋元相交,丐幫並不是尋常人家,蒙古人吃牛肉也是天經地義,那時候吃牛肉其實毫不違和。
而小說裏面寫牛肉最多也最出名的非《水滸傳》莫屬,但是對水滸傳印象最深的不是吃牛肉,而是種種吃人肉和人肉店的情節,而且裏面提起這事好像吃口豬吃口羊那麽隨意,既然人肉都吃得,牛肉又算什麽。法度可以制約壹般百姓,對於好漢可就失效了。
水滸裏面最恐怖的地方在於吃人肉,既有孫二娘人肉店這樣大張旗鼓的詳細描寫和李逵剮炙黃文炳現烤現吃的情景再現,更有多處輕描淡寫壹筆帶過的漫不經心。比如那開飯店打探情報的朱貴,自己隨口跟林沖說,我開酒店,看到沒錢的就放過,有錢的就迷倒奪財,挑倒黴的下手殺了,瘦肉做肉片,肥油去點燈。再比如王英那壹夥山賊,吃人心還講究取心後立馬冷水潑壹下,這樣才嘎嘣脆。再比如李逵殺了黃文炳,那心肝做醒酒湯,當時宋江晁蓋三十多好漢都在等著慶功,估計那湯都要喝了?古有?是歲江南漢,衢州人食人?之說,那是在天災人禍迫不得已之下為之,但是水滸裏許多好漢,在經濟繁榮的北宋,他們牛肉都可以隨便吃,卻偏偏偏愛人肉。這種描述,只能說是施耐庵的惡趣味了。
正是由於施耐庵諸多惡趣味描寫,所以很多人對水滸好漢頗有微詞。不過我倒覺得這麽寫更符合人物設定,本來水滸好漢的前身大部分是壹群無業人員和小吏,在意的也只是個人快活或者功名,沒有多高的思想覺悟。尋常人家吃個豬肉都是開葷了,但是好漢們只吃豬羊怎能過癮,須要大口吃牛肉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和豪邁,再搭配壹點人葷,更加的驚世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