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昭公二年》:二年春,晉侯使韓宣子來聘,且告為政而來見,禮也。觀書於大史氏,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季武子賦《綿》之卒章。韓子賦《角弓》。季武子拜,曰:“敢拜子之彌縫敝邑,寡君有望矣。”武子賦《節》之卒章。既享,宴於季氏,有嘉樹焉,宣子譽之。武子曰:“宿敢不封殖此樹,以無忘《角弓》。”遂賦《甘棠》。宣子曰:“起不堪也,無以及召公。”
譯文:
二年春季,晉平公派韓宣子來魯國聘問,同時報告他掌握國政,因此來進見,這是合於禮的。韓宣子在太史那裏觀看書籍,看到《易》、《像》和《魯春秋》,說:“《周禮》都在魯國了,我現在才知道周公的德行和周朝的所以能成就王業的緣故了。”昭公設享禮招待他,季武子賦《綿》的最後壹章。韓宣子賦《角弓》這首詩。季武子參拜說:“謹敢拜謝您彌補敝邑,寡君有了希望了。”季武子賦了《節》的最後壹章。享禮完畢,在季武子家裏飲宴。有壹棵好樹,韓宣子贊美它。季武子說:“宿豈敢不培植這棵樹,以不忘記《角弓》。”就賦了《甘棠》這首詩。韓宣子說:“起不敢當,趕不上召公。”
自:楊伯峻《白話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