畬族三月三傳統習俗豐富多彩,基本內容主要有吃烏飯、祭祀舞蹈、趕歌會,以及壹些傳統體育活動表演等。
三月三是畬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這壹節日裏舉行盛大歌會,並祭祖先拜谷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並且,還要吃烏米飯,緬懷祖先,款待來客,故“三月三”又稱“烏飯節”。
景寧是全國唯壹的畬族自治縣,華東地區唯壹的民族自治縣。上千年來,畬族人民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創造了豐富而燦爛的民族文化。畬族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民族特點鮮明,山歌、舞蹈、婚嫁、祭祀等風情習俗、古樸、深奧,富有情趣,鄉俚民俗,純樸熱情。
畬鄉景寧“三月三”在保持傳統的同時,不斷挖掘畬鄉風情內涵,不斷創新活動內容與形式,成為畬鄉景寧的壹大品牌。
節日活動
每年的“三月三”,景寧畬鄉各族男女老少都穿上節日的盛裝,以歌傳情,以歌會友,各種祭祀活動、民俗表演、山歌對唱等此起彼伏。***同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彩旗飛揚,歡騰三天三夜。
自2001年開始,景寧“畬族三月三”節慶活動逐步走上常規化、檔次化之路,並成為了“展現畬鄉風采,展示畬族文化,提升景寧形象”的民族活動盛會。
在畬族民歌中,不論是政治、經濟、歷史、自然常識等內容的題材,都能以敘事、詠物、抒情、諷刺等手法加以表達。民歌中有長篇民族起源敘事歌、小說故事歌,有數量較多、涉及面極廣的雜歌,分別以散條、長連、小令等格式編成獨唱或聯唱的歌,形式活潑多樣。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畬族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