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精心創作的童謠需進行推廣,大隊部開展了“我為校園童謠支壹招”活動,鼓勵隊員們為推廣童謠的方式出謀劃策。同學們紛紛提出了自己喜愛的童謠推廣形式——有的說可以貼在校門口上,大家上學放學都可以看可以念;有的說可以在學校紅領巾廣播站播出;有的說可以把童謠寫上班級的黑板報;有的還建議學校開個流動童謠展覽,推廣更新好童謠……。
同學們的智慧豐富了我們學校的校園文化的內容。現在,學校根據隊員們的意見,把優秀的童謠作品制作成童謠展示板,懸掛在“晨曉花絮”櫥窗內。同時充分利用少先隊的廣播、隊報、板報等宣傳陣地大力推廣童謠。
不但如此,更有的同學在班主任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把童謠與遊戲、課間活動結合起來,讓大家在玩中得到知識、受到教育。
2、家庭傳唱 其樂融融
為了盡最大限度的發揮優秀童謠的作用,學校鼓勵少先隊員們發揮假日小隊靈活、機動的特點,利用雙休日、寒暑假開展“我和家人壹起傳唱童謠”活動,把這些優秀的童謠唱給家人和身邊的人,使這些優秀作品真正起到傳承文明新風尚的作用。
傳唱童謠活動得到了家長們的歡迎,他們不僅和孩子壹起傳唱校園童謠,還加入了創作童謠的行列。四(1)班學生朱夢迪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寫下了童謠《講究文明人人愛》:“公***設施人人愛,公***衛生要註意。人多地方不要去,空氣渾濁易傳染。小區不能放風箏,綠化地帶別亂踩。瓜皮果殼丟箱裏,鼻涕不要隨便甩。痰裏細菌千千萬,吐痰吐在餐巾紙。“七不”規範大家講,講究文明人人愛,人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