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元宵、端午、中秋,在忙碌的國人生活中,似也簡化成“美食節”,節日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文化內涵似乎被人淡忘,純金制造的“黃金月餅”,直徑1。5米的“天下第壹湯圓”等層出不窮,更是將國節視為營銷的功利時機。
開放的中國,開放的節日。愚人節、感恩節、聖誕節……眾多西方節日猶如撒在中國本土上的種子,迅速生長繁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對西方文化的“侵襲”。有人說:“西方文化節好玩,有節日氣氛,我更喜歡西方節!”……有人說:“中國傳統節日太傳統,應該創新!”在西方文化面前,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絕不能全盤西化,更不是壹概拒絕,墨守成規。適度接受,增強文化交流。並向中國節註入新的生命力,適應時代將民族不斷完善,這世界所接納。
今天的國家已頒布新的節假日法令,突出了中國節的地位。這說明,中國政府已充分認識到發揚中國節的必要性,使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