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貨最有名的是海西的末貨,除了味道,更多的是當地人的末貨文化。在海西,家家戶戶都吃剩菜。說是蝦的壹種很奇怪,但為什麽叫“下腳料”呢?最初從海上捕撈的海鮮被當地漁民俗稱為海產品。以前的海西地區有很多小紅尾蝦,所以壹網打盡的小紅尾蝦是大貨,其他大壹點的魚、蝦、蟹、章魚都是大貨。收網後剩下的大貨都是小紅尾蝦,用蘆葦在裝滿幹凈海水的容器裏漂洗。因為小蝦比紅尾蝦輕,所以浮在上層,最後用籬笆撈出壹小部分蝦,就是最後的貨。所以最後的貨是從大貨裏提煉出來的極品。
從分布來看,城陽地區有棘洪灘、馬、亭、河套、紅島,即墨和原膠南沿海也常有。城陽周邊的剩菜之所以這麽有名,除了當地人的生活飲食習慣外,還與紅島蛤蜊節密切相關。蛤蜊節期間,上品、泥水蛭、海沙、牡蠣根被列為青島四大小海鮮,大大增加了它的知名度。
毫不誇張的說,海西人最懂得吃最後的貨。海西人吃生食、熟食、腌制,總能吃到花。新鮮的尾貨略顯蒼白。如果顏色是黑色的,可能是摻雜了雜質,或者是變味了。當地人在吃最後壹批貨時,對新鮮度的要求很高。新鮮的最後壹貨最好不要洗,否則新鮮度會降低。但是,如果顏色比較深,他們只能洗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