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騰訊的紀錄片《早餐中國》,為什麽的早餐到底有多出彩?

騰訊的紀錄片《早餐中國》,為什麽的早餐到底有多出彩?

只需早起,妳就能找到故鄉。”福建福安的水煎包、陜西西安的油茶麻花、廣東汕頭的豬血湯、四川成都的紅油抄手......近日收官的《早餐中國》第壹季帶著各地區的市井早餐前來打卡,壹道道誘人早餐在5分鐘內漸次喚醒國人的夢境與味蕾。

“我要吃小面”“勝過面包牛奶無數”“有人情味,接地氣,重要的是下飯!”......自4月22日播出至今,《早餐中國》在騰訊視頻的播放量超2.2億次,微博主話題#早餐中國#閱讀量近3億,甚至有網友直言“恨不得偷來哆啦A夢的任意門跟著節目組吃吃吃”。

於觀眾而言,《早餐中國》通過抓住觀眾的眼球和食欲,帶領觀眾重回故鄉,感受早餐裏的人情激蕩;而於紀錄片的創新而言,作為繼《風味人間》之後的又壹美食力作,其從制作、播出到聯動線上線下宣傳的全過程,也成為騰訊視頻定義“新紀錄片”的壹次重要嘗試。

“壹日之計在於晨”“早上要吃飽,中午要吃好”......但數年來,流傳的俗語又道出了早餐之於中國百姓的重要意義。陳繼儒在《辟寒》裏提到唐代宰相劉晏每天五更(淩晨四五點)去早朝,悄悄買了蒸餅藏於袍袖帶到朝堂上吃。《紅樓夢》裏的王熙鳳即使再忙,也需要寅正(淩晨四點)就要起床準備大小事宜,但工作強度再大,壹碗補虛勞、長精力的“奶子糖粳米粥”還是要喝的。

《早餐中國》並不像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美食節目壹樣打光完美,畫面精致且壹絲不茍,它甚至顯得有些“粗糙”:老板和食客閑話家常的鏡頭被保留,每集最後通常還會剪輯進壹些早餐店周邊居民生活狀態的閑筆。能夠看到,《早餐中國》不僅回溯遙遠的傳統,更關照現實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