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萬裏歸來仍少年,流放的蘇軾吃狗糧寫出哪首詩?

萬裏歸來仍少年,流放的蘇軾吃狗糧寫出哪首詩?

 壹場“烏臺詩案”,蘇軾險些遭逢殺身之禍,好友王鞏也被牽連,被貶賓州。故事便從這裏開始了!

同是被貶嶺南荒僻之地,蘇東坡卻很淡定,享受美食的同時,還留下千古好詩詞!

好友王鞏與蘇軾不同,他在荒僻之地享受這美人恩惠,還給後人留下了千古佳話!

這兩個人,苦中作樂,真真是壹對天秀,把被貶蠻荒之地的流放之旅,生生地演繹成了壹場“美食、美人、美景”的靈魂之旅,妳說氣人不氣人?

今天,我們就來壹起欣賞蘇軾的壹首詞《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王鞏,也就是王定國,他家中有壹個歌姬,名字喚作“柔奴”,姓宇文氏,便是蘇軾筆下的“侍人寓娘”。

柔奴長得眉目娟麗,善應對。王定國受到蘇軾“烏臺詩案”的牽連,被貶嶺南,那地方十分偏遠且荒僻。

元豐六年,王鞏北歸;元豐七年,蘇軾由黃州量移汝州,後禮部侍郎召還。蘇軾與王鞏會宴,柔奴出來為蘇軾勸酒,便有了以下的問答!

定國南遷歸,余(蘇軾)問柔:“廣南風土, 應是不好?”柔對曰:“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蘇軾聽了,覺得柔奴善應對,而且高高興興地吃了壹回狗糧,這壹對天造地設的金童玉女,讓蘇軾很是艷羨,他稱王定國為玉郎,說他堪配此酥娘。

柔奴本是北方人士,她隨王定國南遷,蘇軾猜測,她這樣壹個嬌滴滴的柔弱女子,壹定會在嶺南遭遇壹場水土不服,肯定還會吃不習慣,所以,蘇軾才說出了“應是不好”四個字。

沒想到呀,柔奴不回答自己是不是水土不服,也不說吃得習慣不習慣,卻給了蘇軾壹個足以驚艷時光的答案——此心安處是吾鄉。

翻譯成土味情話,便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妳在哪裏,家就在哪裏!妳占據了我全部的內心,妳便是我的全世界,只要妳在我身邊,便是心安。”

因為愛的人在身邊,所以,顛沛流離也是安定,再多的苦也是甜。所以,被愛情滋潤著的柔奴,奔波萬裏,歸來時,不見滄桑,竟是“顏愈少”,愛情果真是最好的長生不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