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用生動的語言描寫臨縣的壹個小吃

用生動的語言描寫臨縣的壹個小吃

以往的中秋節,我們總會擺壹桌美食包括月餅,壹邊欣賞那皎皎明月,壹邊講訴玉兔、嫦娥奔月的民間傳說,壹邊分享那切好的月餅,真是再愜意不過了。但是今年花好月圓之際,我們過了壹個別樣的中秋節。

9月19日,陰歷的8月15日,我們全家驅車來到了古都開封,準備在這兒過中秋。

19時13分,是觀月的最佳時間,我們早早趕到了小吃壹條街,等待著那個激動人心的時刻。

19時13分還差十秒!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天空,看著那壹輪缺月慢慢地變圓,整條街,整個市,整個國,好像都沈浸在這皎潔的月光不能自拔!

月亮圓了!月亮圓了!不知是誰起的頭,幾百多號人大聲呼喊:月圓了!月圓了!人們都站了起來,舉杯相慶,整條街都成為了快樂的海洋!

歡呼如潮水般壹波接壹波,過了許久,才平靜下來。人們在這月光的洗禮下,大快朵頤起來。

我們的桌子上擺有酸梅湯、杏仁茶、灌湯包、炒酸奶和烤魷魚,這些全是開封的特色小吃。以往中秋餐桌上的主角——月餅,卻在今天被“淘汰”了。

但品著這些特色小吃,我不禁思緒起伏,挖壹勺濃郁的杏仁茶,擡頭望望月兒,我看見了嫦娥在孤獨的月宮中翩翩起舞;挖壹勺炒酸奶,擡頭望望月兒,我看見了楊利偉身著太空服,太探索月球的奧秘;咬壹口灌湯包,擡頭看看月兒,我看見了壹位仙風道骨的老人,揮動衣袖,獨吟“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這次的中秋節,讓我有了很多“第壹次”:第壹次在外地過中秋,第壹次在中秋節不吃月餅,第壹次沒有戀上仔細觀月,卻想出佳文妙句——這許許多多的第壹次,讓我領略了異地的節日習俗,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團圓,讓我過了壹個別樣的中秋節!

這是壹個別樣的中秋節!

這是壹篇描寫別樣中秋的記敘文,文章脈絡清晰可見,對中秋之夜全家吃完團圓飯後坐在壹起賞月的描寫生動具體,語言活潑明快,富有情趣,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語,使文章更顯自然親切。描寫細膩,生活氣息濃,遣詞造句準確傳神。

追問:

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