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香糖是“栗子”。
糖炒板栗這個美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流傳廣泛,到了清代更是有了壹個特別的名字——“灌香糖”,更是將其獨特的口感和香氣展現得淋漓盡致。這個美食不僅味道美,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有壹首詩這樣描述糖炒板栗:“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灺,門前高喊灌香糖”。這說明糖炒板栗是壹道待客佳品,也是寒冬夜裏的暖心美食。
糖炒栗子被稱為灌香糖的原因是,在炒栗子的過程中,糖被加熱後變得粘稠,然後被熱力熔化成栗子形狀的糖稀。這種糖稀能夠將栗子緊緊地粘在壹起,形成壹種類似灌香糖的質地和口感。此外,糖炒栗子的外層裹有壹層糖衣,這也為其帶來了獨特的口感和香味。
栗子的產地生境:
在中國除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等少數省區外廣布南北各地,在廣東止於廣州近郊,在廣西止於平果縣,在雲南東南部則越過河口向南至越南沙壩地區。常栽培於海拔100—2500米的低山丘陵、緩坡及河灘等地帶。栗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氣候濕潤的地區,屬於陽性樹種,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較高,喜砂質土壤。
栗在中國的垂直分布最低在海拔不足50米的沿海平原,如山東郯城、江蘇新沂等地;最高可達2800米。垂直分布因氣候帶和地形不同而有差異,在中國河北多分布於100—300米的山溝地;河南壹般在900米以下的河谷平地和丘陵山地;湖北多分布於1000米左右的山坡地;福建多分布在500—1200米之間;四川漢源分布在1500米以上,雲南分布在2500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