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春秋末期伍子胥自殺後,越王勾踐出兵攻打吳國,包圍了吳國都城姑蘇城,吳軍被困城中,街上的婦女兒童痛哭流涕。
臨死前,他對部下說:“如果國家正在遭受苦難,人民缺乏食物,妳們可以在城墻下挖三英尺來獲得食物。”伍子胥死後,他的部下被越南軍隊包圍,許多人因城內缺糧而餓死。這時,有人想起了伍子胥的話,於是他們去挖城墻,挖了三尺多深。果然,他們挖出了許多可食用的“城磚”,即年糕,並取得了戰鬥的勝利。
原來伍子胥在姑蘇城監督修築城墻時,已經做好了應對災荒的準備。從那以後,家家戶戶都在除夕夜做年糕、吃年糕湯來紀念伍子胥。
擴展數據:
伍子胥的信息: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春秋末期吳國的醫生和軍事家,著名的官員。改封於沈,又名。
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平王王自健的老師,由於費無極的誹謗,伍子胥和他的長子吳尚被楚平王殺害。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成為吳王闔閭的重要大臣,是蘇州城的建造者,那裏有胥門。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配合孫吳入侵楚國都城,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屍三百,為父為兄報仇。吳國依靠伍子胥等人的計謀,打敗了西方的徐、魯國和齊國,成為壹個暴君。
伍子胥曾多次勸誡吳王夫差殺死勾踐,但夫差不聽。急於入主中原的夫差率軍攻打齊國,伍子胥再次勸諫夫差暫時不要攻打齊國,先滅越國,遭到拒絕。夫差聽信太宰伯伯的讒言,說伍子胥陰謀依靠齊國反對吳國,派人送劍給伍子胥自殺。
在自殺前,伍子胥對眾人說:“請挖出我的眼睛,放在東門上。我要看吳的死。”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被越國的偷襲所滅。
百度百科-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