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南平原,油菜是重要作物,主要作用是產籽用來榨油。油菜籽油、油菜葉、根都有種怪味,就跟芫荽壹樣,喜歡的、喜歡的要命,不喜歡的,不喜歡的十分討厭。
油菜的根叫蔓菁,葉叫蔓菁葉,花卻叫油菜花。很多人喜歡春天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香氣撲鼻,黃花爛漫,在很多地方是招徠遊客的殺手鐧。其實,油菜花除了觀賞,可謂全身是寶。在此並不贅述它含有什麽什麽,只說壹個事實。在歷史上的饑荒時期,人民普遍以菜帶糧。長此以往,很多人會得浮腫病、雀盲癥等營養不良導致的疾病。但總有壹些人雖然瘦,但不浮腫,晚上看的見。人們很奇怪,詢問之下才知道,這些人經常整株吃蔓菁,當然,是開花前。那時條件差,沒有研究的實力和心情,人們只知道,吃任何壹種蔬菜久了,都會浮腫、餓死,唯有蔓菁不會。只是,它的味道讓很多人敬而遠之,寧可餓死也不吃。
營養全面的植株肯定不止蔓菁,但在冀南地區,只有蔓菁營養是最全面的。有人說紅薯也可以,試過,會得雀盲癥。胡蘿蔔常吃也會浮腫,它缺乏蛋白質。
現在,人們不會餓到浮腫了,蔓菁也遠離了餐桌。但總有壹些人忘不了這個怪味道,鍋裏熬米粥放些,自己吃挺香,孩子壹點不吃。沒辦法,焯水調成菜,味道滿屋串。除了老妻,孩子還是壹臉不解與嫌棄,只顧夾了紅燒肉吃。我想,慢慢的,也就沒人種了吧。
今天趕集,偶見壹老太太擺地攤賣幹蔓菁,五元壹斤,我來了個卷包會,全買了回來。別看只有這些,用水壹泡發,漲大十倍不止。只有我和老妻吃,估計能吃上幾個月了。嗯,不能獨享,給老爹老媽,還有同學拿點嘗嘗!
大飯店裏沒有這道菜,它只屬於經過那段歲月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