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梆梆肉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系采用鋸末熟熏而成。最早出現在西安東關和南城柏樹林壹帶,經營者出售時身背橢圓形的木箱,手執木魚狀的木梆邊敲邊喊,沿街叫賣,故而得名。
因販者多背橢圓形木箱,執木魚狀梆子,敲擊吆喝過市而得名。由豬肉及其腸、肚、心、肝,配精鹽、麻油諸調料熏制而成。肉嫩味醇,熏香濃郁。
說起這“梆梆肉”,估計好多人壓根兒沒聽說過,就算是陜西本地人也未必就是吃過的,可妳千萬別小瞧了它,這個東東名氣不大卻極具特色,貌似平常卻十分好吃,而且最最重點的就是——離開了陜西,恐怕您就再難尋覓它的蹤跡了。
西安乃是文化極厚重的城市,此地人用豬大腸煮餅,不直說,而是名曰“葫蘆頭泡饃”,反之關於這“梆梆肉”的稱謂則直白明了,它源自早年販賣此物時店家挑擔提籃、敲梆子沿街叫賣的情景。
既說“梆梆肉”,怎麽先提這葫蘆頭泡饃呢?看客莫急,須知原來這但凡有“梆梆肉”販賣的店家,定是同時經營葫蘆頭泡饃的…奇怪嗎?其實壹點不稀奇,原來這“梆梆肉”與葫蘆頭泡饃壹樣,也是用豬大腸為原料、熏炙而成的,兩者乃是壹脈相承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