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十多年前,我、老爸、母親同桌吃飯,老爸把壹碗湯喝得“哧溜”作響。以前老爸也這樣,我也不覺得有什麽不對;那天,我聽得實在難受了,便來了壹句:“爸,妳喝湯這麽響,像豬吃食時壹樣。”
我用了壹個十分不恰當的形容詞。老爸壹聽,臉就沈下來了,說:“妳這小子,這麽點年紀就知道嫌棄人了。”說完把碗使勁往桌上壹撂就走了。
從那時起,我和老爸就有點“隔閡”了。後來,我離家求學了,壹直不在家住,差不多把這事給忘了。國慶期間,老爸、老媽來城裏,我和妻子燒了壹桌豐盛的菜,大家吃得很開心。最後上的是壹碗湯,老爸開始享用這碗湯,壹口壹口慢慢地用湯匙送入口中。我突然覺得老爸的動作有些異樣,老爸喝湯怎麽會壹點聲音也沒有?還有,老爸吃菜的時候也沒有聲響了。
我不知道老爸的習慣是什麽時候改變的。之後,我就把這件事忘記了。
看壹份報紙,報上搞了壹項調查,題目是:壹個人在找對象時最怕什麽?
其中有壹個女孩說了這樣壹段話:“最怕聽到他吃東西時的響聲,那難受勁,我連死的心都有。”
我突然想起了老爸的吃相。給爸媽打電話時我順便問母親:“我發現老爸吃東西不響了。”
母親也笑笑說:“真的不響了。”
我說:“那天在我這兒吃飯,他連喝湯都沒有聲音。”
母親說:“哦,妳說的是那次呀———在去妳那兒之前,我就提醒他了。”我聽後,心裏不安起來。
前天回了壹趟老家,晚飯的時候,我聽到老爸喝湯又“吱溜”了壹聲;但他看了我壹眼後,馬上把聲音壓低了,很快把晚飯吃完。看到老爸佝僂著腰走進廚房,我的心中像壓了壹塊石頭,越來越沈重。
其實,現在我並不在乎壹個人的吃相,照美食家的說法,吃東西時發出聲響,那是舌頭和食物交流時發出的笑聲,這是壹種樂趣,誰也無法剝奪。當初是我年少氣盛,現在我長大了,懂得生活是多種多樣的。我可以讓自己精致起來,具體到吃飯的聲音,但沒有權利要求別人像我壹樣。
老爸,妳還是大聲喝湯吧!妳這壹輩子的約束太多了,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