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性熱,味辛辣,在秋天如果多食生姜,容易秋燥而導致咳嗽,從而傷神。秋天吃多了生姜最易傷肺上火,從而出現咳嗽、咽喉痛等不良反應,加重秋燥對身體的傷害,所以,秋天應該少吃生姜。
2、不能吃火鍋
秋天吃火鍋,應多搭配青菜、菇類壹同涮食,不要過多地涮肉類。秋天也不宜多吃狗肉,狗肉熱量大,容易上火。
3、不能吃辣椒
秋季多吃辣椒會使人燥熱、上火。首先,過量食用辣椒對消化道有強烈刺激,嚴重的會使消化道出血,或者誘發胃潰瘍,還會造成大便幹燥。此外,過量食用辣椒易導致皮膚生成深部膿瘡,影響面部容貌。
所以,患有胃潰瘍、食道炎、痔瘡的人,以及陰虛火旺,經常便秘、長痤瘡的人要慎吃。
秋季不同時候進補的原則
1、初秋:清補為上
建議適當食用壹些具有健脾、清熱的食物或藥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後遺癥”,並調理脾胃功能,為仲、晚秋乃至冬季進補奠定基礎。如潤肺生津的木耳、補而不滯的山藥、潤腸養發的芝麻、清心潤肺的百合等。
2、仲秋:和中為要
所謂“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熱大寒、大辛大鹹,相互之間應協調和諧。另外,飲食應走中庸之道,如飲食時間、饑飽、寒熱等要適當,飲食要定時,壹日三餐不能忽早忽晚,飲食量不能忽多忽少。
3、晚秋:益氣散寒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說陣陣北風陣陣寒,因肺主氣,又為嬌臟,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虛,故養生時應註意吃些益氣散寒的食品。在加強營養,增加食物熱量的同時,要註意少食性味寒涼的食品,並忌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