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燒烤 - 成都君平街

成都君平街

嚴君平《老子指歸》曰:遊心於虛靜,結誌於微妙,委慮於無欲,歸指於無為,故能達生延命,與道為久。

嚴君平,公元前86年——公元10年,西漢早期道家學者,思想家。名遵(據說原名莊君平,東漢班固著《漢書》,因避漢明帝劉莊諱,改寫為嚴君平),蜀郡成都市人。

漢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時,隱居成都市井中,(大隱者於朝野,中隱者於市井,小隱者則悠然自得退隱山林)。以蔔筮為業(以占蔔耆龜給人相面)。嚴君平是隨性自由的,他的卦攤每日數卦,夠壹日糊口的錢,便收攤回家。他教導“因勢導之以善”,宣揚忠孝信義和老子道德經,以惠眾人。50歲後歸隱、著述、授徒於郫縣平樂山,享年91歲。他出殯的那壹天,百姓們自發出來為他送葬,市井街道被堵得水泄不通。

嚴君平曾寫出“王莽服誅,光武中興”的預言,提前20多年預測了“王莽篡權”和“光武中興”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可見預測多麽準確,《易經》研究多麽深入。還培養出了得意弟子揚雄,寫出了壹生最重要的兩部著作—— 著有《老子註》和《道德真經指歸》(《隋書·經籍誌》作《老子指歸》)13卷,使李耳(老子)的道家學說,更加系統條理化,得以發揚光大。

《老子指歸》的道論與哲學思想為揚雄、王弼、成玄英等人所繼承,成為魏晉玄學所提出的“貴無”、“自然為本”的本體論與重玄學的萌芽。

揚雄曾贊美老師,說隨侯之珠、和氏之壁都不可以與嚴君平的光輝相比。(“和氏之壁,不飾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其美,物不足以飾。”)

他的學術流傳至今,但他的事跡卻鮮有人知。無論如何,壹帶大師雖已遠逝,但他為人們作出的貢獻和他的著作依然在歷史的長河中閃爍著永恒的光芒。

過去成都支機石街之西有君平胡同,據考嚴君平蔔筮賣卦之處就在這壹帶,其遺跡有嚴仙井、君平蔔臺等。南北朝時此地稱為“君平蔔肆”;晚唐、五代時此處改建為嚴真觀;宋、元、明各代此處均保存有君平遺跡,到了清代有君平街。直到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人民公園附近看到這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