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二月初二人們就吃豬頭肉、龍須面、春餅、炸油糕、餛飩、餃子、吃餃子、麻花。
豬頭肉擡龍頭。在古代人們都以豬頭祭龍頭,二月二食豬頭為龍擡頭。壹年要有壹個好的開頭,迎來這壹年的風調雨順。豬頭象征著龍頭,吃豬頭寓意日子過得富足順心,新的壹年能有個好兆頭。
龍須面扶龍須。北方人喜歡在二月二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古時龍須面有山東抻面演變而來的,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開水鍋中如銀龍入海,所以得名。古傳在明代禦膳房裏有位大廚,立春之日做了壹種很細的面條,非常的像龍須,皇帝看到胃口大開,吃了之後贊不絕口。從此龍須面便成了壹種小吃。二月二食龍須面的寓意順順利利、萬事如意。
春餅咬龍鱗。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很多地區都有吃春餅的習慣。二月二龍擡頭日同樣講究吃春餅,這壹天人們吃什麽美食好像都要和龍聯系起來,都希望能在新的壹年都有壹個好兆頭。
二月初二吃春餅就被人們叫做咬“龍鱗”,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最早源於清代,春餅的口感任性柔軟,可以卷入自己喜歡的各種食物,葷素搭配在壹起吃營養健康還美味,是春天不可錯過的壹道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