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雞口味有很多種,包括麻辣、香酥、五香、甚至還有吃甜的,眾口難調,我個人感覺還是麻辣炸雞好吃點。
在西方,裹粉油炸的烹飪方式最早追溯到中世紀的油炸面團。最早的裹粉炸雞是蘇格蘭人制作的,但是當時的炸雞沒有調味。19世紀之後,美國南方的黑人將蘇格蘭的裹粉炸雞技法與西非的調味技法相結合,促成了美國南部風味的炸雞,壹直流傳至今。
在工業化養雞、消毒防蟲等關鍵技術還未成形之前,養雞業極易受到病蟲害沖擊,人們壹般只在特殊場合,如節日宴席之中食用雞肉菜肴,包括炸雞。二戰之後,隨著工業化養雞行業的發達,炸雞的價格隨著雞肉價格壹路走低,如今已經成為人們日常消費的菜肴。
在中國,油炸食物的技法早在南北朝時期在《齊民要術》中就有記載。《隨園食單》中記載有“生炮雞”的吃法,將小雞塊用醬油和酒拌勻,臨吃時油炸。這種腌制油炸的技法在江戶時代傳到日本,與日本改良的西式裹粉油炸技法,即日式的“天婦羅”技法結合,成為日式的“唐揚”炸雞。
擴展資料:
註意事項:
炸雞這壹類的油炸食品不容易被消化,尤其對於有過胃病史的患者更是如此。所以在此基礎上再搭配酒類就更會加劇它對胃的刺激,嚴重者會損傷胃黏膜,造成胃潰瘍甚至腸炎。
在營養素理論中,雞和啤酒都是高熱量食物。經常吃炸雞、喝啤酒很容易造成熱量超標,蓄積在體內導致過剩誘發肥胖。100ml啤酒裏有32kcal的熱量,壹罐啤酒350ml,熱量達到110kcal,而100g炸雞的熱量更有300kcal,1只炸雞有200g左右,如此計算下來,相當於壹頓正餐的熱量。
同時,啤酒會阻礙嘌呤物質在體內的代謝,會導致痛風的發病。對於痛風病人或者高尿酸血癥的人來說,對身體的傷害就更大了。
百度百科-炸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