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產的葡萄酒、啤酒和白蘭地都很棒,價格也不貴。進口的酒品隨時有供應。當地人喝的主要是Talla——壹種由大麥和燕麥釀造的酒。
“英吉拉”壹般是盛放在盤子裏的,上面放些肉、菜和調味汁兒,用右手拿起“英吉拉”裹著肉菜吃。“英吉拉”上放的肉壹般是羊肉,因為當地羊肉最便宜,雞肉最貴,本地人不吃豬肉,有錢人才吃雞肉。那個調味汁兒叫作“wot”,用咖喱粉和辣椒調的西紅柿醬,味道又酸又辣,夠勁。
埃塞俄比亞人還有壹大嗜好,就是生食牛肉。牛肉在當地的價格位於羊肉和雞肉之間,生食牛肉算得上是壹道大菜,主要用來慶祝婚喪嫁娶等大典或者節假日的宴席。吃的時候,把健康壯碩的牛當場宰殺剝皮,趁著牛肉還帶有熱乎乎的生氣和溫度的時候就絞成肉末兒,拌上調料,就著“英吉拉”食用。生食的牛肉必須是絕對新鮮還帶著熱氣兒的,壹旦冷卻就不能生吃了,而且壹般都是牛裏脊和其他最為鮮嫩的部分。
壹頭牛身上能夠生吃的肉只有五分之壹。還有壹種吃法比較恐怖,被宰了的牛去皮掛在那裏,食客自已上去挑選,看到滿意的部位。就拿刀割下來,切成小片兒蘸著調料直接大嚼。沒有主食搭配。越是血腥的部位越受歡迎,據說能吃的人壹頓可以消滅3斤多生牛肉。吃生牛肉的調料就是辣椒末,當地人的酷愛。
很多人都知道巴西咖啡,有些人甚至以為咖啡是英國特產。其實埃塞俄比亞居然是咖啡的故鄉。咖啡的本名“Kaffa”,就是來自埃塞俄比亞語裏壹個叫做“Kafa”的地方,當地居民發現牛羊吃了壹種紅色的種子之後變得極其興奮,以後就開始用這種種子泡水喝以提神,後來就演變成為今天的咖啡。在埃塞俄比亞人心中,喝咖啡就好像基督徒作祈禱壹樣,有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還有固定的器皿和儀式。
“瓦特”和“菲特菲特”是埃塞俄比亞的特色菜肴,這兩種菜的主要原料均為牛肉、羊肉或雞肉,但在主要調料上稍有些區分,“瓦特”中主要加入了咖喱粉和辣椒等,“菲特菲特”則主要加了奶油和辣椒及其他香料,烹制方法均為燉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