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南昌的地名叫東吳豫章郡。
三國時為東吳豫章郡。291年(晉元康初年),置江州(今江西九江),後移治潯陽(今江西九江)。兩晉及南朝時為豫章郡、豫章國。
這壹時期,伴隨著中原文化南渡,南昌城得到了很大發展,逐漸成為中國古代版圖上的重要城市隨著東晉經濟的發展,在城的西北隅另築新城(即今舊城區)。
擴展資料:
南昌地處長江以南,水陸交通發達,形勢險要,自古有“襟三江而帶五湖”之稱。南昌先後有豫章(漢)、洪都(隋唐)等稱謂,是歷代縣治、郡府、州治所在地,向來繁榮昌盛。
南昌是壹座悠久的歷史文化名城。南昌境內的安義曾出土過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
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至三千年前的南昌當時的土著居民有“三苗”之稱,三苗為炎帝神農氏後裔。三苗時期南昌北至艾溪湖,南至青雲譜,這壹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
百度百科-南昌 (江西省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