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米粑 用秈米淘洗過濾後,上甑蒸至六七成熟,取出冷卻後磨成粉,再用溫開水調揉,做成半分厚的薄片,註完餡子,包成餃子形,放入蒸籠蒸熟,即可取食。餡子以豆角、蘿蔔絲、白菜為主,摻以肉丁、豆幹、粉絲、黃花菜、香菇、佐以適量蔥、蒜、姜、醬油、味精等調味,食之頗為鮮美。彭澤人認為勝過北方水餃,節日及來客時,多以此餉客。
豆粑 用綠豆或豌豆、蕎麥、小麥等副糧經磨退殼,冷水浸泡壹晚,再按三比壹或四比壹的比例,將浸過的大米與浸過的副糧攪拌均勻,和水磨成糊漿,舀壹勺,旋澆鍋內,用蚌殼捺成薄片,以陣火煎燒成熟。如當時食用,則卷以蝦米、蘿蔔絲、辣椒、姜、蒜疊成折疊狀,再用油煎酥脆,美味可口。如需貯藏,則不用餡心,只須切絲曬幹即可,煮食、炒食極為方便。
麻糍粑 將上好的糯米蒸熟,放在大木盆內用木棒反復搗杵成稠茸狀,做成粑,然後將碾碎的熟芝麻滾蘸即可食之,如在芝麻中摻入白糖桂花,則更可口。
年粑 將糯米六或七成,摻秈米四或三成磨粉,溫開水調軟,入甑蒸熟,半冷後切成塊狀。另外還有壹種做法:即將粉調軟後,入木印模壓成形,蒸熟後圖案清晰,叫印子粑。均冷浸保存,隨時可取食之,油煎水煮,非常方便。過大年時,用它供以祭祖,故稱“年粑”。
溜蒸粑 用純秈米和水磨成米漿,入籠蒸熟成大塊,然後切成三寸見方小塊,冷水浸藏,吃的時候切片切絲,炒食煮食都行。
發粑 用小麥磨粉,用水調後加小蘇打或老面發酵,做成圓凸包形,蒸熟後即可食。
甌子粑 秈米磨成粉,用水調成糊狀加入甜酒糟,使其發酵後,用勺子分別舀入甌子,放在蒸籠內蒸熟,狀如甌形,故叫甌子粑。香甜酥軟可口。
珍珠丸 精選上好糯米,洗凈後浸泡兩小時,裝入盤中,將配好調料的五花肉餡做成肉丸,放入糯米盤中滾動,讓其沾上壹層糯米,裝盤放入蒸籠蒸熟,即可食用。
鴛鴦蛋 將雞蛋煮熟浸入冷水,剝殼後切成兩半,然後將配好調料的肉餡貼在雞蛋的另壹半上做成蛋形,裝盤入籠蒸熟,俗稱鴛鴦蛋。